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提升部队医疗保障质效的部署要求,助力战斗力建设,日前,大学王东光副校长带领医疗队赴西部战区,开展为期8天的“医心向战 健康护航”巡回医疗服务活动。通过技术下沉、资源下沉、服务下沉,有效提升边疆部队医疗保障水平。
医疗队汇聚大学唐都医院9大科室精锐力量,辗转乌鲁木齐、昌吉、库尔勒、和田、马兰等5个地区,行程近1万公里,深入6个基层单位,为1000余名官兵及家属送去优质医疗服务,将卫勤保障延伸至雪域高原和戈壁哨所。



医疗队以“送技术、带人才、建机制”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医疗帮扶。通过模拟演练强化基层卫生人员急救技能;深入基层医院内镜室,指导设备操作与规范化建设;针对高发的颈腰椎疾病,指导科学康复策略;以《好睡眠好心情好生活》为题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举办专题讲座及心理骨干培训5场,心理疏导200余人次。
同时,向基层单位赠送《标本采集注意事项》《日晒伤知识科普》等自编科普手册24000余份,捐赠专用药品,包括医院自制药品尿素硅油乳膏、蓝清感冒颗粒及胃肠舒颗粒等。

针对偏远地区官兵线下首诊不便的难题,医疗队首次试运行远程门诊系统,打通线上线下一体化诊疗通道。在某场站营区,战士王某通过军队人员互联网医院与唐都医院消化内科专家“面对面”沟通消化道症状,仅10分钟便完成挂号、问诊、处方开具和药品邮寄全流程,实现“云端问诊”与线下服务的无缝衔接。军队人员医疗保健中心通过开展多次宣讲,进一步拓宽官兵日常就医渠道,为后续长效保障奠定基础。

巡诊任务间隙,医疗队深入红色革命场馆,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英模先进事迹等,深刻感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革命精神。医疗队员表示,既要精研医术护佑健康,更要赓续红色基因,用行动践行军医本色。
服务官兵就是服务战斗力,大学将持续优化“机动巡诊+远程医疗+学科帮带”三位一体模式,让边疆官兵的健康保障更精准、更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