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任伟锋、双乐报道:盛夏,旋翼轰鸣声中,一架直升机紧急降落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名失血性休克伤员被抬下直升机送入急救室。该院急诊科主任李俊杰与多学科专家紧急会诊、制订诊疗方案,随即展开一场生命救援。由于救治及时,这名伤员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平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这是李俊杰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1999年,李俊杰考入原第四军医大学空军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博士毕业后来到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工作。
李俊杰在一线医疗保障实践中感到,基层医护人员的战创伤理论水平和实操救治能力至关重要。为此,做好日常急诊救治工作之余,他全身心投入战创伤急救人才队伍建设。他带领团队,探索构建“战创伤救治能力提升”“高级生命支持”“急救技能操作普及”“模拟仿真战救训练”四大培训体系。从雪域高原到大漠戈壁,从海疆岛礁到边防哨所,近年来,李俊杰带领团队为基层培训千余名急救骨干人才,助推基层医疗机构急救水平有效提升。
前不久一个深夜,一名失血性休克伤员被紧急送至某基层部队医院。军医小张迅速为伤员进行止血包扎、评估生命体征,并同步给予高级生命支持。经过紧急救治,这名伤员转危为安。“得益于前期参加李俊杰主任团队组织的模拟仿真战救培训,我对战伤救治的关键节点、重点操作等内容有了清晰认识,并有意识地将培训所学用到日常工作中,不断练强急救本领。”小张说。
“每一次急救,都是战场卫勤保障的预演。”李俊杰说,护佑官兵生命健康是军队医护人员的职责所系、使命所在,他将和团队成员用行动擦亮奋斗底色,全力培养急救人才,用心守护官兵健康。
来源:《解放军报》2025年8月19日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