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基层动态 > 正文
基层动态

口腔医院金岩、刘世宇团队细胞外囊泡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

2020年07月29日 14:52 作者:窦庚 发布单位:口腔医院 发布范围:公开 阅读:

近日,我校组织工程中心金岩教授、刘世宇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发表了题为“Chimeric apoptotic bodies functionalized with natural membrane and modular delivery system for inflammation modul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工作由口腔医院金岩教授、刘世宇副教授团队和西安交通大学陈鑫研究员团队合作完成。该院博士研究生窦庚、刘雪梅和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田然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金岩教授、刘世宇副教授和陈鑫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这是口腔医院细胞外囊泡领域研究成果首次在该杂志上发表,标志着金岩、刘世宇团队在细胞外囊泡领域的研究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彰显了口腔医院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Science Advances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旗下期刊,2015年创刊,是一本涵盖众多学术领域综合性科学刊物,主要发表重要的、创新的原始研究。期刊鼓励发表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和对复杂的科学和社会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法,并支持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之间的开放讨论。期刊被国内外高度认可,是中科院1区Top期刊,论文录用率在10%~20%,近两年发文量在一千篇左右,目前的实时影响因子为13.116。

金岩教授、刘世宇副教授团队长期从事干细胞及其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相关成果在Cell Metabolism、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Autophagy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或接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通过结合天然细胞外囊泡和人工纳米材料的优势,成功构建生物膜/合成材料嵌合型工程化囊泡,靶向递送核酸和小分子药物重塑巨噬细胞功能并调节炎性微环境,在组织缺损修复和炎性疾病的治疗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该研究突破了当前细胞外囊泡作为标准化转运系统存在的多种瓶颈问题,推动了细胞外囊泡在炎性疾病治疗和组织再生中的转化应用。

图1.工程化囊泡的构建和作用机制。

细胞外囊泡(EVs)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微小囊泡,通过转运生物活性分子在组织再生、疾病治疗、免疫调控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药物递送系统,天然EVs具有低免疫原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天然靶向性等显著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药物递送的天然载体。针对临床疾病治疗需求,亟需高特异性药物递送系统实现精准治疗,而工程化构建EVs有望在未来解决这一临床难题。本研究选用免疫细胞来源的囊泡(T细胞来源凋亡小体)结合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利用工程化手段构建嵌合型细胞外囊泡,进一步增强其靶向性和目标治疗分子负载能力。同时实现工程化囊泡的模块化构建,达到针对不同治疗分子(小分子药物和核酸)的高效负载和靶点控释,有效实现了炎症的靶向调节。该研究为工程化构建细胞外囊泡的理论和发展奠定了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炎症相关疾病和组织再生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责任编辑:张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