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政委信箱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长政委信箱 > 信箱列表 > 信息详细
信箱列表
关于基础医学院团委《延风》文学俱乐部如何发展问题及设想建议的回复
回复时间:2022年03月21日 浏览次数:1,131
问题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
       展信悦,感谢您能够于百忙之中倾听学员的反馈意见。作为一名大四学员,在这个学期本不应该将过多精力放在其他与学习、训练无关的事情,但是出于对事情的责任心以及对所属俱乐部的热爱,也不想让俱乐部在自己手中消失,所以才想通过信箱与院领导直接交流我的想法。
       首先我想先介绍一下我所在的俱乐部——延风文学社,您可能印象不深或者想到另一个组织——红十字方队报,我们是从属于其下的。作为一个俱乐部,我们也有自己的组织,虽然人员不多,但是都是喜爱文字的学员,每年会出一两期杂志,但是问题似乎就出在这里,杂志的出版任务似乎就已经是文学社的全部了,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觉得俱乐部的发展不能指望杂志的出版,因为一期杂志的整体费用,从出版印刷到稿费稿酬,加起来要一万多一些,而印刷量只有八百本,让人觉得入不敷出,很容易就会被取缔,所以我开始展开拳脚寻求其他出路。但是因为不了解团委的工作机制,很多时候都是逾矩的行为,最后可能走错了一步,惹得领导不悦,渐渐地受到一些限制。就好像好心办坏事一样,错把心爱的俱乐部推向了另一边,所以这封信也多少带有忏悔的意味。
       在这一部分,我想介绍一下我对于俱乐部的发展构象。在接手之初,我曾向以前的负责人请教俱乐部的由来,得知在俱乐部建立之初曾与其他院校(其实就是西安的其他军校包括空工大、火工大、武工大以及西交大这一地方院校)一起合办杂志,试验刊叫点火,真正想要发展的叫缘梦,原本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在换届时人员流动,在校本部这边没有能够主持大局的人选,最终导致这本杂志在发出第一期、筹备第二期是搁浅。于是,基于这一点,我想要重启这份杂志,也联系了其他几所学校的文学社负责人,各方反响都很好,希望由我牵头,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我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不知道应该如何准备、如何发起,最终仍旧不了了之,未能如愿复出。另一个打算是想要和图书馆取得联系并达成长期合作,因为从文学社的性质来看,和图书馆或许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于是我也联系的图书馆的负责老师,并且初步达成合作意愿,此外向他们提出组建一个与读书相关的俱乐部。
       接下来,我将介绍以后的打算。我们所创办的杂志叫做《延风》,是一本有温度的杂志。何为有温度?我是这样定义的,想学员所想,念学员所念,一切以学员为出发点考虑,因此我对于杂志内容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从医学生的角度来看,会开设专栏刊载学习笔记、学习资料推荐等,从准医生的角度来看,邀请三所附属医院的医生撰写从医的心路历程,从成长经历来看,针对大一到大五不同成长阶段专门命题,例如开学第一课、入营第一步、人生第一次等等,抛开这些主题内容外,还有漫画、摄影作品、书画作品等,漫画是一直想要与军医小茵合作的,但是对方业务太忙没有时间,杂志所需的照片可以与摄影俱乐部或者宣传部合作,作为一本面向学员的杂志,我们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将学校介绍给大家。延风作为一个有温度的集体,我们愿意联合每一个人的力量去实现共赢的场面。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对于经费这一大难题,我们只能忍痛割爱,取消纸质期刊的制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电子刊的制作,目前电子刊的制作技巧已基本掌握,只需培养接班人即可。另外,对于纸质期刊,仍旧是一大遗憾,每一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位撰稿者都希望能够收到一本杂志,但其制作成本与制作数量并无太大关系,且目前所找的代理商报价较高,因不了解其中的具体事项与注意点,所以不能更换印刷方以节约成本。关于这个问题,之前的学长是找的其他代理商,非知名官方机构,因此我也有诸多疑虑,不敢轻易改变。
       如果说我对于院领导有何期望,其实能够读到这里,被院领导知晓这些我就已经很满足了,虽然目前显得捉襟见肘,举步维艰,但是我还想有信心能够将俱乐部办好,不会让它在我这一届变得黯淡无光。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的理解,希望领导不要为此事过于劳心劳力。
此致
       敬礼
附件为还在领导审核中的第四期杂志,也是由我主持编辑的一份杂志,内容还没能将想法具体展现,但是希望通过这份电子稿能够让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有一个初步了解。
 
回复

同学你好:

现将你反映的“关于基础医学院团委《延风》文学俱乐部如何发展的问题与设想建议”答复如下。

经与学员骨干交流了解,基础医学院团委组建后,因编制体制调整、骨干人员流动、经费保障不足等原因,《延风》杂志曾停刊两年半;2020年复刊后,累计出版印刷21400本。因刊印数量有限、文章内容普通,该内部刊物在学员中一直以来受众较小、传阅度较低。

你在来信中提出的在线编辑及相关专栏构成建议,设计新颖、贴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因线上排版转发存在内部资料失泄密风险,当前宣传纪律暂时无法支持你们开展线上排版发行工作(经了解,空军报、校报等内部刊物也无互联网线上发行先例)。

关于俱乐部未来建设问题,我们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一是拓宽投稿渠道,鼓励大家向校院两级微信公众号、网站或校报、空军报等媒体投稿,通过官方媒体渠道扩大受众范围;二是增加院团委《红十字方队报》印刷版面、开设“延风”文学副刊,定期刊载俱乐部优秀文章,把《红报》办成展示学员成果、锻炼学员才干的重要载体;三是在经费保障充足的情况下,年底前恢复《延风》杂志印刷工作,为学院广大文学青年保留一方激扬文字、以文会友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