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的理想在我心中――《新华书目报》采访我社土丽艳副总编

2012-09-27  点击:[]

  她是军人,也是出版人。她外表随性,内心却对出版有着坚定的信念。她没有临床医学背景,却深知专业背景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重要性。她面对数字出版潮流,心境很平和。她就是本期《教材导刊》的人物――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土丽艳。

  出版就是传播理念之路

  说到出版,土丽艳抱持着一种简单的坚定:传播理念。“我前两天买了一套《老开明国语读本》,仔细读,很能感受到当时的出版人为了开启民智、化育社会风气的良苦用心。从事出版,就有责任和义务把好的、有价值的理念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传播。四医大出版社作为一家医学专业出版社,当有责任和义务通过一系列优秀的医学教材和图书传播专业理念。”即便现在社会上对于出版业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但是土丽艳仍觉得以责任感驱动职业行为会使工作变得更富有意义。事实上,土丽艳还认为:“相较于其他职业,出版能够将文化和商业融合在一起。只要有信心,出版业一定会越来越好。”

  为了实现心中的出版理念,特别是作为一家医学专业出版社,就需要编辑具备专业背景。土丽艳对自己的专业背景不“硬”一点也不讳言。土丽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强调专业背景的重要性。“我曾经编辑过一本关于手术操作的图书,对于术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但由于我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而未能发现书稿在这一方面的缺陷,图书出版后,专业读者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缺憾,尽管图书再版时弥补了这一方面,但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医学专业背景和出版专业学习都非常重要。”因此,四医大社的编辑团队特别强调医学专业背景,目前的编辑全部具有医学院校本科以上学历。“一个具有完整医学背景的人员,更容易顺利转型进入相应出版领域,这对于更好更深入地开发选题和推广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一体两翼”助力成功

  坚守着这份理念,土丽艳与四医大社的同事们一起实现着“出版高层次、高质量、高品位图书来传播医学知识”的平凡工作,从“一体两翼”到“编发一体”,每一点创新都凝聚着他们的热忱。

  四医大社立足于医学专业,确立了以教材出版为主体,以医学专著和医学科普读物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出版格局。

  “经过十余年的打磨,我社‘一体两翼’的发展态势已经基本成熟,并且这几年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发展思路是成功的,也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土丽艳颇为自豪地介绍了四医大社“一体两翼”格局的具体情况。

  四医大社以教材为主体,依托第四军医大学雄厚的教学优势和科研力量,出版了一批高质量、多层次、多专业的创新性教材,重点建设了本科PBL教材、双语教材和医学职业教育教材。经过几年的发展,出版社的教材建设步入良性快轨,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领域取得显著的成绩,出版社开发的诸如“双证书人才培养”系列教材等示范性的创新教材,获得广大职业院校的积极认可与好评。同时,出版社还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积极推出小专业教材,完善教材种类。在教辅建设方面,自2007年以来出版社精心打造“知无涯”医师资格考试系列丛书,得到广大考生的普遍认可,并已形成了医考辅导的特色品牌。

  “相对主体来说,我们的两翼略显薄弱,”土丽艳实事求是地说,“从专著这一翼来看,虽然这几年我们出版了一批以《肝胆胰外科病例精粹与手术点评》《影像诊断病理学》《脊柱内固定系统应用指南》等为代表的学术精品,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但是还需要更强劲的发展才能与主体匹配。于是,我们今年以《西京临床工作手册》为抓手,通过品牌建设,努力增强我社医学专著图书的影响力。”

  科普一翼的建设上,四医大出版社深切关注大众生活,以专业的视角出版了如《大众健康小百科》《森田疗法在中国》等图书。“2012年,我们也加强了科普图书的编辑工作,以专业编辑力量+专业作者资源,针对重点板块,再打专业牌。”

  “一体两翼”产品线的成熟有赖于四医大社“编发一体”的特色工作方式。“出版社刚成立的时候,我和当时任发行部主任的副社长一起出差。在出差过程中,我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收集市场信息,包括出版业界的信息,从而对自己的产品有了多角度认知。这种互补模式弥补了我们各自视角上的缺陷。”土丽艳表示,只有在认真倾听了彼此的诉求,理解了彼此的观点的基础上,才能一起商量决策,联手完成工作。这也是她多年推进“编发一体”工作模式的心得。

  数字出版是传播新形态

  “就像最早刻在石头上、竹简上的书,后来又被印在纸上一样,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数字出版这种新的传播方式考验着出版人如何将内容更快、更好、更无损地传达给终端。不管愿不愿意,数字出版时代已经开始了。该怎么做?大社有大社的做法,小社有小社的出路。”土丽艳对于数字出版的认识并不是一味地喊“狼来了”,而是努力寻找更好的防“狼”方式。四医大社在数字出版转型上坚持立足自己的医学专业,借助外来资源,根据形势不断调整策略,动态发展。从2004年与北大方正合作电子书资源,到2008年与中国移动合作手机书,四医大社一直在勇敢地尝试。这两年,四医大社与多家渠道商在电子书、手机书等移动阅读终端、APP应用和资源库建设方面进行积极的合作,努力挖掘医学专业图书在数字应用方面的优势。同时,四医大社也在通过整理现有资源,寻求相关项目资助和跨行业合作,“比如我们想有更多更好的手术视频资料、影像资源库等等对使用者来说更直观和有效的资源,就需要很大投入,如果可以有项目支持或者行业合作,我们就可以尽快实现这些产品的建设。”

  土丽艳不仅关注着数字出版的投入产出问题,还在思考出版社数字出版人才建设问题。“我们现在成立了数字出版部,但是人员比较少。而且我们一直在寻找跨界人才――既懂医学,又有出版经验,对数字化还要有积极的态度。”这种人才单纯依靠社会招聘很难一步到位,通常只能招聘到具有一种专业背景的人员,而且从前期实践来看,这类人员培养起来时间跨度长,且容易偏离“交叉融合”的初衷。也可以尝试从现有的编辑里分化出部分计算机网络能力比较强的人员,相比较招聘后再逐步培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困难在于现有工作压力大,恐会顾此失彼。“所以出版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

  土丽艳曾经写过“每个时代自有它的风流人物,或玩实力,或玩语言,或玩眼球,一页页的历史翻过,会留下谁呢?唯有文字罢了。所以很庆幸做了编辑,有机会为这些可能传承的文字做一些积极的促进工作。唯愿不负这一职业。”不论是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都是借助载体传播理念,在出版工作中实现传播理想。

  来源:http://a.xhsmb.com/html/2012-09/13/content_47625.htm


上一条:全国高职高专卓越医生教育培养教学研讨会成功召开
下一条:《西京临床工作手册》发布会成功举办并取得广泛影响

关闭

最新文章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1997-2013 FMMU.EDU.CN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出版社 陕ICP备05006911号         出版社地址: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710032)    电话:029-8477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