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题报道 > 名作家进名校 > 正文
名作家进名校

精品战略需创新文化

2008年06月29日 22:01 作者: 发布单位: 发布范围:校内 阅读:

坦白地说,接到四医大的邀请,很不以为然,觉得是例行公事,请一些作家来撑撑门面,看一看,然后吃点喝点,说点好话,走人,这种事太多了。但是来到四医大才两天,老实说我非常激动,甚至有一些亢奋,特别是昨天听了樊校长关于精品战略的介绍以后,晚上又听了精良设备谈,7个人讲了70分钟,结束时,校长作了精彩点评,回到招待所后,我凭记忆把樊校长的讲话基本上原文记到了我的笔记本上。
    当时有一个这样的感觉,就是四医大有这么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我们现在看到,首先是这个班子,孙政委年龄稍大一点,他为了四医大的发展殚精竭虑;校长比较年轻,副校长也是,整个班子有一种旺盛的气象。来校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参观了口腔医院、西京医院。口腔医院是原中央大学医学院口腔专科医院,我们看到蒋介石亲自签发的毕业证书,这说明什么?说明发展离不开历史。联想到中国的历史,联想到校长提出的在建校80周年100周年时,把四医大建成世界先进的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正在实施的精品战略,我感到实施精品战略离不开创新文化。
    西周以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从孔夫子作《春秋》开始,他老人家搞了一个儒学,儒家仅仅只是其中一支,春秋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到了汉代,汉武帝独尊儒术,废黜百家,从此,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统治地位。现在讲传统的三种文化,第一儒家,第二道家,第三外国传来的释家,即佛教。从历史上看,凡是释家在中国占统治地位时,国家都非常弱,都要完蛋。但除了武则天时代。再说道家,历史上有的皇帝,比如宋徽宗自己要当道教的皇帝,国运彻底垮了,最后落个什么都不是。纵观中国历史,大多数时候是儒家占统治地位,是主流意识形态。孔丘老先生是中国教育之父。我昨天来,就看到校长一篇稿子,他讲到幽门螺旋杆菌。校长和现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的肿瘤科主任在当研究生时,在电镜下看到胃癌标本上有毛毛虫一样的东西。问教授,说是标本感染,结果我们的两个研究生就信了,没有怀疑教授的结论是对还是不对。那时刚打倒“四人帮”,刚恢复研究生制度,对教授都是仰视的,教授很不得了啊……我们轻信是标本感染,而澳大利亚人却发现是幽门螺旋杆菌,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为什么会失之交臂?与文化有关系。讲究师道尊严,学生不能怀疑老师,老师都是对的。唐代的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但是他也并没说教师讲的是可以怀疑的。我们在这方面与西方有很大区别,他们讲师生平等,亚里士多德才敢对他的老师柏拉图说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宋代在当时世界上经济是最强的,人口是最多的,但是为什么就被落后的元人消灭了呢?明代也是如此。所以说经济强盛,观念落后,照样挨打。我们现在提出来要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医科大学,必须建设一种创新文化,这种文化就是要向前看,不是向后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要说四医大西北领先,在西北领先是肯定的,全国领先也应该做到,学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啊——既有共产党的先辈打下的基础,又有国民党中央大学医学院培育的精英。创建文化既要吸收传统文化好的一面,也要有新的东西,尤其要扬弃传统文化中守旧保守的糟粕。现在很多人在探讨,究竟我们的精神支柱在哪里?有人大讲回归,认为孔夫子都给我们准备好了,这是错误的。黄克诚大将在讨论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就讲难道我们还要回到孔夫子时代吗?还要用孔孟之道统一我们的思想吗?自孔孟以来几千年我们没有进步,不能言必称尧舜,认为孔夫子是最好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必然灭亡。我们的精品战略就是要达到世界领先,从思维上、行为上,都形成习惯。形成这个文化以后,将来这个班子,不管谁当校长政委,还是要按这个精品战略走。到建校80年到100年之后,要让美国到我们这里取经学习,让外国人到我们学校里来开会,而不是我们单向到外国去,应该实现这个目标,中国人要有这种志气。现在社会上比较浮躁,浮躁得写两篇文章就叫作家,文章也不会写,搞点顺口溜就叫诗人,啥都不会,就会吃叫美食家,这玩意是什么,都成了家,我想写一个相声,叫“快速成名法”,都想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三分钟恋爱是快餐,靠这些是不行的。尤其是大学,更应该远离浮躁,精品战略其核心就是强调出精品,追求精品就是解决浮躁的最好药方。
    现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富起来了,要领先世界,不能靠外国的文化,也不能靠孔孟之道,要靠创新理论,创新文化。四医大的发展,也要靠创新理论,创新文化。精品战略的提出激动人心,创新文化的建设比出一两个名师、比搞出一两项成果更重要。我也希望校长、政委和四医大党委能够真正把精品战略一以贯之实施下去,不要等到建校80年,学校就能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作者简介:江永红,男,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1947年出生于天门市佛子山镇。1968年参军,并加入中共党员, 先后任战士、干事、教导员,其间业余写稿。1979年中越边界自卫还击战爆发,被调解放军报社,先后任驻站记者、机动记者组组长、主任记者、高级记者、记者部主任、副总编辑。1980年至今,先后获全国好新闻奖1次,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2次,八一文艺大奖2次,解放军文艺优秀作品奖4次,获全军、全国各类奖30余项,军事好新闻奖若干次,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4年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1996、1999、2001年三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84年加入中国作协,1992年晋升为高级记者(教授),从1999年始,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范长江新闻奖评委。出版作品10部。2002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将军衔。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