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站 |

最近更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国家重点学科 > 正文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时间:2010-08-19 来源: 作者: 浏览:

一、外科学(普外)

本学科创建于1955年,由我校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的普通外科组成,198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以及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1年成为陕西省优势医疗专科,2004年成为陕西省医学重点学科,2005年被总后勤部批准为全军器官移植中心,目前,是陕西省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优秀学术梯队。学科现有教授13名,副教授17名,讲师28名,具有博士学位46人,有出国留学经历25人。培养博士生82名,硕士生138名,每年招收进修生100余名。

学科拥有八个病区,分为肝胆、胃肠、移植中心、血管内分泌外科等。展开床位450张,年收治患者9000余例,手术7500余台次,居西北地区各大医院之首。拥有2000 M2的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实验室,分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分子免疫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大动物饲养区、弹道模拟致伤区等。配有细胞培养用压力测试系统、蛋白纯化系统、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等先进设备。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学科形成了以“腹腔大器官移植”、“普外相关肿瘤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和“腹部战、创伤临床救治与基础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连续创造了包括国内首例成功的活体部分肝移植、血型不合辅助性活体部分肝移植、活体小肠移植、亚洲存活时间最长的肝肾胰联合移植、世界首例辅助性异位活体肝部分移植术、亚洲首例心肝肾联合移植、世界首例劈裂式“双人异位”肝移植手术在内的多个国内第一。在肝癌研究方面,是国内最先开展氩氦刀、射频治疗肝癌的单位之一;建立了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中容量最大的肝癌单链抗体库(库容量1012);在肝癌与侵袭、转移的研究中,发现Notch通路与肝脏微环境稳态及再生密切相关,论文发表在《HEPATOLOGY》(IF=11.335),发现了肝癌中与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新蛋白ACAP4,论文发表在《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IF=9.9)。在乳腺癌研究中,是国内最早开展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保留乳房手术的单位之一,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经淋巴化疗的治疗新理念,论文发表在《Endocrine-Related Cancer》(IF=8.89)。设计发明了闭合性腹部外伤小型创击器和尼龙搭扣肝脏止血带等,已在多家医院推广应用。

近年来,完成、承担国家“863”、“973”重点项目、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大、专项、指令性课题,地方及国际合作科研课题研究80余项,资助总金额2000余万元。发表相关论文8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0余篇,影响因子达11.335、9.9、8.89各1篇。主编国内第一部《活体部分肝移植学》和《活体器官移植学》,以及国家级教材和专著8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2项,三等奖9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

二、外科学(整形)

本学科由我国整形外科创始人之一的著名整形外科专家汪良能教授1955年创建,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整形专业之一。1981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批准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2005年晋升为全军唯一的整形外科研究所。现为国家“211工程”外科学重点建设学科,军队“2110工程”野战外科学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整形外科目前有人员10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助教5人。90%以上主系列人员具有博士学位,医生中有多人先后在美国、英国和日本留学。

全年门诊量达46900余次,年收治病例3000余次,手术量13000余次,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以下诸方面的学科特色:1. 疑难复杂创伤的修复:2006年4月成功实施了国内首例、国际第二例的异体颜面移植术,标志着本学科的异体复合组织移植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研究2006年度入选“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2006年为1例外伤致下颌缺损的1岁幼儿进行吻合血管的游离肌皮瓣移植行下颌一期再造,是迄今为止文献报告的年龄最小的下颌再造手术。2.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该技术是整形外科里程碑性成果。本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此项技术的两个单位之一,在该技术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撰写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皮肤扩张术专著。2004年以来,对皮肤扩张术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在应用扩张术行使耳、鼻等器官再造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医疗特色,特别是耳再造技术达到国内外领先水平。3. 创(战)伤损伤机理研究:建立了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皮肤软组织爆炸伤和海水浸泡伤动物模型,探讨了损伤机制,并研究了植皮、皮肤伸展术及游离皮(肌)瓣进行创面修复的时机与方法,提出爆炸伤创面应该尽早修复,伤后3至7天为最佳时间,而海水浸泡爆炸伤应延期到7天后再进行修复为宜,为战伤救治提供理论指导。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4. 烧(创)伤后畸形:科室将整形外科新技术引入烧(创)伤后畸形的治疗,先后开展十余项新技术,使烧(创)伤后畸形的治疗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行列,先后出版专著2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设有400平方米的专科实验室,包括: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细胞培养室、组织病理学实验室、显微外科实验室、动物实验室、图像处理实验室、资料室等。有超过300万元的先进的实验设备。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科研基金和省部级科研基金63项、其中国科金18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在研科研经费457万元。先后主编专著10部,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46篇,其中被SCI 收录论文37篇(其中1篇论著发表在影响因子28.6的Lancet)。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二项。

三、口腔基础医学

学科所在单位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创建于1935年,是我国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口腔专科学校,创始人为著名口腔医学专家陈华教授。本学科1942年由著名口腔医学专家、口腔基础医学创始人王惠芸、陆先韫等教授创建,1955年成立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口腔基础医学教研室,在我国最早围绕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口腔组织病理学开展了系统性基础研究。1944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牙体组织学》中文教材,1956年编撰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口腔胚胎组织学》通用教材,1958年编撰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以中国人解剖数据为内容的《牙体解剖学》专著,1996年编撰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细胞培养》教育部推荐研究生培养教材。1983年在国内首创了合学学科。1990年获得了本学科领域第一个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研制与临床应用的综合研究》。1981年和1986年学科分别被批准为全国口腔基础医学领域首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4年口腔基础医学教研室分化成为口腔解剖生理学教研室、口腔组织病理学教研室、口腔理工材料学教研室和口腔生物学教研室。1995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999年被评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学科和陕西省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被评为全军“重中之重”建设学科。本学科发现了腭裂相关基因Mcpr1(mouse cleft palated 1 gene),揭示了干细胞在牙齿发育再生中的作用机理,研发了我国第一个组织工程产品,率先提出了颞下颌关节病的渐进性咬合紊乱病因学说,为口腔医学的进步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现有人员74名,其中教授21名,副教授23名,讲师27名,具有博士学历的人员占74%。学术队伍老中青、主辅技相结合,结构合理,实力雄厚。拥有2800m2的科研实验区,涵盖了组织工程研究中心、口腔生物学研究中心和生物力学及口腔理工学研究中心等功能性研究平台,配备有细胞培养用压力测试系统、蛋白纯化系统、旋转式细胞培养系统等2000余万元的先进设备。“十五”以来,承担了省部级以上课题63项,其中包括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资助金额2018.5万元,企事业单位资助及国际合作课题19项,资助金额400万元,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本二等奖7项,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52篇,其中被SCI收录37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瞄准国际口腔医学研究前沿,学科不断凝练研究方向,采用先进的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研究手段,对“口腔颌面部发育生物学与再生医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肿瘤生物学”和“新型口腔高分子应用材料学”等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四、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本学科由第四军医大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及核医学三个专业组成,是国内该领域最早创建的学科之一,郭庆林、钱蕴秋、邓敬兰等知名专家为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57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同位素实验室;1979年经总后勤部批准为全军放射影像中心;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85年起为全军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1986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5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组成学科;2001年被批准为全军医学影像中心;同年经WHO认证并授权成为与美国Jefferson大学联办的国际超声教育中心,是中国医学影像研究会在西北唯一的培训中心;2009年成为全国超声血管规范化培训中心。

本学科1979年在国内率先引进CT,1985年出版了我国首部《CT的临床应用》专著;现有64排多层螺旋CT、双圆CT、1.5T、3.0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全数字化断层机、全数字胃肠造影机、PET、SPECT、Sequoia 512型彩色超声诊断仪、多导生理仪、电磁流量计等共计150余台(件),设备总值共计约4.0亿元。仪器设备档次和数量始终保持在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已建成PACS系统,全面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数字化影像检查资料主要通过光盘存储,并进行网络传输和远程会诊。学科总面积21000平方米,年诊治人数80余万人次。

学科根据当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发展需要和研究热点,不断凝炼学科方向,形成了“心功能检测及冠心病影像学诊断和治疗”、“先心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分子影像学”、“颅脑及外周血管疾病影像学诊断”、“肿瘤的介入诊断及治疗”等主要研究方向。在国内、外首次建立复杂先心病超声心动图、电子束CT、核磁共振和心血管造影的综合影像诊断价值评估及优势应用原则,提出了EBT和MRI对心外大血管畸形成像与超声心动图结合可基本替代CAG等新观点;首次开展了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的先心病介入治疗,配合指导心血管中心完成了目前国内、外报道例数最多的先心病及面积最大的房间隔缺损封堵治疗;在国内、外首次应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技术治疗宫外孕患者并取得良好效果。此外,开展了集束电极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例数全国最多

2007年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计划支撑课题1项,军队及地方科研课题5项,总经费380万元。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编、参编教材及著作5部;发表源期刊论文16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46篇。

经过几十年建设,学科已形成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结构合理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学术队伍,现有教授18人,副教授22人,讲师3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5人。近五年来培养博、硕士研究生164名,毕业研究生中70%担任国内及军内多家大型医院学科带头人及学术骨干。学科现已成为军内外本专业领域重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