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部、各系,各附属医院:
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创新型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学校决定开展生物技术与工程、疼痛医学、再生医学、医学心理学4个自设交叉学科的建设发展规划论证编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1、各单位在论证过程中,应在参考前期《自主设置交叉学科论证方案》的基础上(附件一),进一步明确学科内涵、研究路径、科研组织形式和人才培养体系等支撑内容,结合本学科特点和建设实际,提出符合该领域未来发展定位和可操作性强的发展规划。
2、下设研究领域(方向)可适当参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1997年)》的设置形式(附件二),范围大致相当于二级学科,其设置的基本条件需满足以下条件:(1)研究领域间有相近的理论基础,或是所属交叉学科研究对象的不同方面;(2)具有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已形成若干明确的研究方向;(3)具备设置该学科所必需的学科基础和人才培养条件;(4)社会有一定规模的人才需求。
3、此次交叉学科发展规划论证工作是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发展交叉科学的需要,旨在突破以传统学科界限为基础的科研管理和学科组织模式,建立有利于交叉、开放和共享的运行机制,拓展原始创新空间,加速学科增长点产生,培育潜在的一级学科。目前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尚未设置交叉学科门类,仅允许各高校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设置,各单位需站位国家与军队战略发展需求,结合自身优势特色,认真组织论证工作。
4、各交叉学科建设发展规划论证工作由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见表。
交叉学科 |
牵头单位 |
参建单位 |
99J1生物技术与工程 |
基础部 |
药学系 |
99J2疼痛医学 |
附属二院 |
基础部、附属一院、医学心理系、药学系、预防医学系 |
99J3再生医学 |
附属三院 |
基础部、附属一院、生物医学工程系 |
99J4医学心理学 |
心理系 |
附属一院、基础部、航医系、预防医学系 |
5、各单位机关应组织相关参建交叉学科进行充分讨论,在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做好论证、调研和撰写工作。
6、各单位务必于5月28日(周二)下午下班前将建设发展规划(附件三)电子版Email至yjsyb@fmmu.edu.cn,并将纸质版(一式三份)报送我处。联系人:刘津平;联系电话:774311。
7、学校将于近期召开交叉学科发展规划专题讨论会,具体时间安排另行通知。
附件一:
附件一 各交叉学科论证方案.rar
附件二: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1997年).doc
附件三:
交叉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样表.doc
研究生院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