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站 |

最近更新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开展2015年直博生、硕-博连读生推荐选拔和对2013年直博生中期考核工作的通知
时间:2014-12-04 来源:研究生院 作者:卢杨 浏览:

基础部,各系,研究生管理大队,各附属医院:

根据《第四军医大学硕士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博士学位连读实施办法》,学校决定开展2015年硕士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简称直博生)、硕士-博士学位连读研究生(简称硕-博连读生)的推荐选拔和对2013年选定的直博生进行中期考核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的选拔

(一)选拔对象

直博生选拔对象为2014年级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含无军籍研究生);硕-博连读生选拔对象为2012年级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含无军籍研究生)。

(二)基本条件

1、直博生

(1)政治合格、品德良好、综合素质高,为军服务思想牢固。

(2)热爱科学研究事业,思维活跃敏捷,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大学本科在读期间能积极参加课外科研活动,获得学校学员课外科研活动课题资助,并在源期刊以上杂志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著1篇。

(3)英语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通过大学英语6级考试。

(4)学习勤奋刻苦,成绩优良。大学本科学习成绩平均80分以上,无考试不及格科目。

(5)入学考试总成绩名次应位于当年全校录取考生总成绩排位前五分之一(≥369),或为推免生。

2、硕-博连读生

(1)政治立场坚定、品德良好、综合素质高,为军服务思想牢固。

(2)学位论文选题起点高、创新性强、课题设计科学合理,研究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继续深入研究有望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3)研究生阶段的公共课程学习无考试不及格科目。

(4)通过国家英语6级考试,或托福、GRE、雅思考试成绩达到当年硕士英语学位课程免修条件。

(5)符合以下任意条件之一者可优先招收:

①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共同作者只计排名第一);

②以第一完成人(或导师排名第一、本人排名第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③在高等级国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交流或获奖;

④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国家、军队级重大竞赛中获一、二等奖或省级竞赛一等奖;

所有申请人第一外国语必须是英语。

(三) 推荐选拔程序

按照个人申请、导师推荐、学科内考评(硕-博连读生)或推荐(直博生)、部院系审核推荐、学校考核和校常委会审批的程序进行。

(四) 考核内容和办法

在学科考核的基础上,各培养单位应以答辩为主的形式进行考核。直博生考核的重点是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对攻读学科专业的认识和追求等综合素质;硕-博连读生的考核要针对申请者的政治思想表现、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语水平等综合素质进行,重点考核其学位论文课题的创新性和研究进展情况。

(五) 培养学科和导师

1、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所在博士学科,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招收直博生、硕-博连读生。

2、招收培养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的导师应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承担有国家级或军队重点在研科研项目,能切实保证研究生课题研究的连续性和充足的经费支持。

(六)毕业和学位授予标准

1、毕业标准:符合学校普通博士研究生毕业标准。

2、学位授予标准:以第一作者发表(含录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高水平国际学术论著,其署名必须以第四军医大学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单位(署名实行导师和课题牵头人负责制)。论著的具体标准为:1篇SCI/EI/SSCI收录论文(IF≥5.0)或多篇SCI/EI/SSCI收录论文(ΣIF≥8.0),共同第一只计排名第一作者。

二、直博生的中期考核

(一) 考核对象

2013年选定的直博生。

(二) 考核程序和办法

实行科室、培养单位、学校三级考核,与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的选拔工作同时进行。

三、有关要求

(一)直博生、硕-博连读生选拔和直博生中期考核工作,是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单位领导和业务部门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认真考核,择优选拔,宁缺勿滥,确保选拔质量。

(二)有关单位应于12月15日前完成所属学科申请人的推荐选拔和中期考核工作,并将推荐的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和直博生中期考核申请书及证明材料(附件1)、推荐申请直博、硕-博连读、直博生中期考核基本情况汇总表(附件2)各1份(纸质版及电子版)报研究生院。

(三)申请人系军队在职干部的,须提供师以上单位同意报考博士研究生的证明(介绍信)。

(四)研究生院对各单位上报材料审查、整理后,学校统一组织考核,考核时间另行通知。学校考核时申请人应准备中文幻灯,直博生申请用英文、硕-博连读生申请和直博生中期考核用中文汇报,考核专家用英文或中文提问。每位申请人答辩用时不超过7分钟,其中个人汇报4分钟,质疑答辩3分钟。

第四军医大学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四日